2007年5月28日 星期一

DR.LIU給我們的回應

Dr.Liu的回應很仔細,其實最重要的重點就是在發展線上課程時,必須要考量學生的興趣與喜好,經過反覆的互動與師生的反饋,也就是經過嘗試期、改進期、維護期讓課程趨於圓滿。

感想:

在訪談中印象很深的是學校不能到老師的課堂中去評鑑或干預老師的課程,而由學生回答一些基本的問題來作課程評鑑;在台東大學也多是由學生填寫課程滿意度來對老師的教學座反饋,分數低的有兩級,真的很爛或比較嚴格;分數高的也有兩級,真的很好或輕鬆愉快的混水摸魚;分數是否真能反映真實?若是如此那課程的好壞就視教師的良心而定囉!

而事實上,美國與台灣再線上教學的發展上仍有一段很大的差距,光在線上教學的支援團隊上的差異就足以說明為什麼台灣發展的速度會比較慢,因為大多數的老師一但決定要將課程轉成線上,幾乎就是要從頭到尾自己設計,而且很有趣的是,國外似乎已經將線上學習視為學習的一部分,而國內的學校若有線上學習的課程似乎是一件很特別的事,就如我們一樣,其他人聽到我們是遠距教學,一開始的反應都是"新鮮""特別""好想去看看"....它在國內還不算是一件"常事"...

再來就佩貞提出的那篇遠距偕同教學的研討會論文來看,一看到遠距我們想到的事課程設計一定要著重在與學生的互動上,但這篇論文並未指出遠距的重點意義,作者在這裡是緊把遠距當成是跨越距離藩籬的媒材,在這篇論文中我只看到遠距只是扮演一個協同教學所使用的工具,若能更著重在如何互動上相信會更有趣(例如利用我們使用的工具blog,wiki等作為課後互動的平台)。


1 則留言:

grace 提到...

是的, 教育是良心事業啊

真的,台灣的 "技術" 世界一流,但 "觀念" 可以再加強---教學的支援團隊是一個好例子

所以最後還是 "人"的問題

"人" 必須提升自己
眼光/氣度/宏觀/胸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