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5月21日 星期一

後半段的Handbook of blened learning

使用混成式學習的三個目的:

  • enabling blends:讓使用者透過不同的模式,都有相同的機會學習,也就是讓每個人都有學習的可能,依據老師的講法是讓原本不能做到的變成可以做到的。
  • enhancing blens:允許教學法的改變,但並非完全的改變教與學的方法,而是在傳統面對對教學時,額外加入輔助的教材,例如線上學習,也就是老師說的原本是面授的,慢慢的加入一些線上學習。
  • transforming blends:允許教學法完全改變,從聽老師授課轉變成互動式的學習,這樣的學習沒有科技的話是不可能辦到的,而未來使用"科技"在教學上已經是常事了。

哪些是混成式學習要面的議題與挑戰?有六個主要的議題與設計混成式學習有相關,分別是:

  • 與人的互動:這裡說到,當科技與面對面學習整合時,通常人們會賦予面對面的經驗較大的價值。但其實在上過課後我們來想一想這個問題,利用科技真的減少了互動嗎?我到現在是覺得在面對對時會互動的學生,利用線上學習也會跟大家互動;上課時不會發言的同學,其實透過網路他可能會說出更多話。
  • 使用者的選擇與自我規範(自律、自我協調):另,通常使用者會選擇混成式學習是基於其容易取得與便利性的優點。在這裡也提到上課禮拜我們所討論的,中國學生與台灣學生在學習上有什麼差異,而在這篇文章中,則指出"chinese student"通常要有教師指導來學習,也就是缺乏主動學習的精神。
  • 支援與訓練模式:在混成式學習中與這個議題相關的包含5點:
  1. 對教師時間的需求提高(這裡指的是需要教師的輔導與支援?)
  2. 提供學習者能成功的運用F2F和電腦使用的技術
  3. 改變組織文化來接受混成式學習。
  4. 文化的接受度:利用線上學習讓學習素材傳播快且廣。但是否該訂做與該地文化相關的教材,又牽扯到是否能與全球一致,這個部分則由教學者自行評斷。
  5. 數位落差的處理:因為可以讓個體在不同的端點學習,以及低價與取得容易的優點,可消弭此問題。看到這裡,看到前幾天的國語日報有提到南美的某間學校已經開始採用百元電腦了。

在未來的發展方向,如何讓F2F與混成式學習結合後達到最好的成效是最重要的考量。在這本書題及許多在不同環境下使用混成式學習成功的經驗,這是要讓混成式學習的設計者依據本身條件的差異參考後做調整,而重點是混成式學習的設計者必須以教學法為立足點,去尋求有效的結合,減少環境裡的不良因素,才能補足各自不足之處。


另外,這裡也提到CM和F2F的優缺點:

  • CM優點:有時間與空間使用上的彈性,可隨時學習與參與,並能深度的回饋自己的想法。 缺點:無法立即的給予回饋,因此無法馬上激盪出乎意料的發現。也較缺乏與人的互動。
    那F2F就是剛好顛倒囉。

因此如何截長補短,CM則著重在發展達到逼真的互動科技,而F2F則可利用課餘時間,讓學生另行做深度的思考,就如我們課後利用的討論區與部落格一樣。

沒有留言: